CMMI是一套融合多學科的、可擴充的產(chǎn)品集合,其研制的初步動機是為了利用兩個或者多個單一學科的模型實現(xiàn)一個組織的集成化過程改進。從長期考慮,CMMI產(chǎn)品開發(fā)群組建立了一個自動的、可擴充的框架,以便于以后將其他一些學科的過程改進模型也逐步添加到CMMI產(chǎn)品集中??偟膩碚f,CMMI 集成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提煉出了多學科之間的一些公共過程域,另一方面就是減少了過程域的總數(shù)量。
1、CMMI模型系列
現(xiàn)在業(yè)界使用的CMMI的模型有:CMMI-SE/SW/IPPD/SS,CMMI-SE/SW/IPPD,CMMI-SE/SW,CMMI-SW。由于CMMI是可擴充的產(chǎn)品集合,因此今后可能還會有新的學科模型的出現(xiàn)。這也正好說明了CMMI模型的生命力的強大。
CMMI-SW(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Software,CMM-SW)是軟件工程能力模型集成(簡稱為“軟件能力模型集成”),該模型中對于軟件開發(fā)過程中需求的建立、項目計劃的制訂(特別關注過程)和實施,以及對軟件的測試等過程都有詳盡的描述。
CMMI-SE/SW(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CMM-SE/SW)是系統(tǒng)工程和軟件工程能力模型集成,在該模型中,對于四通八達工程和軟件開發(fā)過程中需求的建立、項目計劃的制訂和實施,以及對軟件的測試等過程都有詳盡的描述。
CMMI-SE/SW/IPPD(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Systems Engineer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CMM-SE/SW/IPPD)是系統(tǒng)工程、軟件工程、集成化產(chǎn)品和過程開發(fā)能力模型集成,該模型中對于在項目開發(fā)中需要使用交叉學科群組,需要解決對項目群組的使用、計劃和組織,需要解決學科或組之間的溝通以及與集成化產(chǎn)品和過程開發(fā)相關的一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模型。
CMMI-SE/SW/IPPD/SS(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Systems Engineer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Supplier Sourcing,CMM-SE/SW/IPPD/SS)是系統(tǒng)工程、軟件工程、集成化產(chǎn)品和過程開發(fā)、供應商管理能力模型集成,該模型中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和監(jiān)督、集成化供應商管理以及供應商定量管理等方面給出了詳盡描述。
上述4個CMMI模型之間是有關系的。CMMI-SE/SW是CMMI-SW的擴充,CMMI-SE/SW/IPPD是CMMI-SE/SW的擴充,CMMI-SE/SW/IPPD/SS是CMMI-SE/SW/IPPD的擴充。
2、CMMI模型的過程域
在CMMI模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過程域”。與以前的一些過程改進模型一樣,CMMI模型也只是選擇對過程改進最重要的一些題目(過程),并將其編組到“域”中。
在CMMI中,CMMI-SW共有22個過程域,CMMI-SE/SW共有22個過程域,CMMI-SE/SW/IPPD共有24個過程域,CMMI-SE/SW/IPPD/SS共有25個過程域。 CMMI-SW和 CMMI-SE/SW的過程域數(shù)量和名稱均相同,僅在某些過程域中的提供信息的材料有所不同。CMMI-SE/SW/IPPD 比 CMMI-SE/SW增加了2個過程域,并擴充了CMMI-SE/SW的一個過程域,所以CMMI-SE/SW/IPPD共有24個過程域。CMMI-SE/SW/ IPPD/SS 比 CMMI-SE/SW/IPPD增加了1個過程域,所以CMMI-SE/SW/IPPD/SS共有25個過程域。
3、CMMI模型的表示法
在CMMI中,每一種CMMI學科模型都有兩種表示法:階段式表示法和連續(xù)式表示法。
不同表示法的模型具有不同的結構。連續(xù)式表示法強調的是單個過程域的能力,從過程域的角度考察基線和度量結果的改善,其關鍵術語是“能力”;而階段式表示法強調的是組織的成熟度,從過程域集合的角度考察整個組織的過程成熟度階段,其關鍵術語是“成熟度”。
盡管兩種表示法的模型在結構上有所不同,但 CMMI 產(chǎn)品開發(fā)群組仍然盡最大努力確保了兩者在邏輯上的一致性,二者的需要構件和期望部件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過程域、目標在兩種表法中都一樣,特定實踐和共性實踐在兩種表示法中也不存在根本區(qū)別。因此,模型的兩種表示法并不存在本質上的不同。組織在進行集成化過程改進時,可以從實用角度出發(fā)選擇某一種偏愛的表示法,而不必從哲學角度考慮兩種表示法之間的差異。從實用角度講,這兩種表示法各有優(yōu)點,各有適用范圍。
(1) 階段式表示法
軟件CMMI是一種階段式模型,該模型經(jīng)過多年的成功使用已經(jīng)被證明是有效的,這為選擇階段式表示法模型提供了最強有力的證據(jù)??紤]從不成熟組織向成熟組織的發(fā)展過程,階段式表示法具有兩方面優(yōu)勢。
首先,階段式模型為支持組織的過程改進提供了一個過程平臺,該模型將軟件組織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描述為5級。對于著眼于改善過程成熟度的組織來說,階段式模型提供了一種明確的、行之有效的跨越式發(fā)展途徑。階段式模型中所描述的組織的5 個成熟度等級中,每實現(xiàn)一次等級間的跨越,組織就致力于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例如,組織從成熟度等級1到成熟度等級2,主要致力于項目管理過程的改進;從成熟度等級 2到成熟度等級 3,主要致力于廣泛的組織級過程的改進;從成熟度等級3到成熟度等級4,致力于對過程定量管理的過程的改進;從等級4到等級5,致力于技術革新和優(yōu)化過程的改進。通過這種方式,階段式模型確定了組織進行過程改進的最佳次序。
其次,階段式模型可以為組織定義一個過程成熟度等級,便于進行跨組織的比較。在階段式模型中,每一個過程域都被指定歸屬到一個成熟度等級中,因此,基于階段式模型為組織所定義的成熟度等級中,過程域的預期范圍和應用將變得非常清晰。這樣,在對不同的組織進行比較時,只要對比組織所達到的不同的成熟度等級,即可知道不同組織在執(zhí)行過程域方面所存在的差別。
階段式表示法存在兩方面的缺點。
一是階段式表示法采用分組形式,將過程域劃分到5個等級中。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組織要到達某一個等級,必須滿足該等級及其低等級的所有過程域,因而缺乏靈活性。
另外,階段式表示法的每個等級都有較多的需要同時進行的過程改進,因而工作量大,所花費的成本也很大。
(2) 連續(xù)式表示法
相比之下,連續(xù)式模型不如階段式模型常用,采用連續(xù)式模型也有如下兩方面的優(yōu)勢。
首先,連續(xù)式模型為用戶進行過程改進提供了比較大的自由度。如同上面所說,階段式模型確定了組織進行過程改進的最佳次序,但同時也限定了用戶在進行過程改進時必須遵循單一的改善路徑。而連續(xù)式模型則允許用戶根據(jù)組織的業(yè)務目的來選擇過程改進活動的次序。在連續(xù)式模型中,用戶可以選擇定義組織的成熟度等級,同時還可以選擇定義更適合于自身業(yè)務環(huán)境的過程域的次序。組織可以在一個自己選擇的次序中使過程域達到給定的能力等級,而不必遵循單一的階段式模型的原則。
其次,基于連續(xù)式模型對組織的過程進行的評估,其評估結果具有更好的可見性。在連續(xù)式模型中,可以為每個過程域定義多個能力等級,從而可以增強對過程改進中強項和弱點的認識。由于連續(xù)式模型是對每個個別的過程域進行單獨的評定,并給出個別過程域的能力等級特征圖,這樣更便于觀察。
連續(xù)式表示法也存在兩方面的缺點。
一是由于連續(xù)式表示法沒有規(guī)定過程域應用的順序,因而組織的過程改進需要軟件過程改進專家的指導,以便確定組織需要改進的過程和改進的先后次序。另外,盡管組織應用連續(xù)式表示法進行了過程改進,但難以與其他軟件組織進行組織間過程能力的比較。
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chǎn)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chǎn)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chǎn)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wǎng)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chǎn)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chǎn)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chǎn)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wǎng)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jù)網(wǎng)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