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域外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制度特點
知識產權刑法保護,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將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定為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法律制度。2023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同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力度。
綜合立法
對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是知識產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在這方面都制定了相關法律。
國際公約中早有這方面的規(guī)定。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下,1971年10月29日于日內瓦締結的《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率先確立了“通過刑事制裁的方式加以保護”的原則。關貿總協定在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文件《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要求對侵犯商標和版權的行為進行刑事制裁。
為了推動本地區(qū)的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工作,有關國際組織起草了地區(qū)性的公約。2007年4月25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旨在確保執(zhí)行知識產權的刑事措施指令(草案)》,該草案規(guī)定成員國應該對兩種行為進行刑事制裁:一是所有故意的具有商業(yè)規(guī)模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二是對實際侵權的幫助或教唆煽動的行為。
各國對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立法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是分散型立法。即在保護知識產權的經濟、行政法規(guī)中,設置具有獨立罪名和法定刑的刑法規(guī)范,如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都是在商標法中規(guī)定相應的假冒商標犯罪及應承擔的刑事責任。在對專利權的保護上,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都是在專利法中規(guī)定了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二是集中型立法。是指將所有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以刑法典或單行刑法的方式進行規(guī)定,大陸法系的國家多采用此體例。
三是結合型立法模式。這是指在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定罪處罰時,要求結合刑法典和知識產權法規(guī)對犯罪行為進行處罰,如法國既有統一的知識產權法,又在刑法典中規(guī)定了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及處罰方式,對商標、專利權等給予全面的保護。
著作權立法
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中,各國對著作權的保護規(guī)定最為具體,明確了罪與非罪的界限以及犯罪動機、適用罪名和處罰標準。
行為界定。加拿大1997年修改的《加拿大著作權法》規(guī)定了六種犯罪行為:一是以銷售或出租為目的,非法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二是展示、邀約出售或邀約出租作品的侵權復制品;三是以商業(yè)為目的傳播侵權復制品;四是以商業(yè)為目的在公共場所展出侵權復制品;五是以銷售或出租為目的向本國進口作品的侵權復制品;六是故意制造或持有任何可用于制造侵權復制品的印版,未經作者許可而在公共場合展示其作品。
犯罪動機。1976年,美國對本國的著作權法進行全面修訂,修訂了關于侵犯著作權犯罪意圖的表述,從“獲得利益”變?yōu)?ldquo;追求商業(yè)利益或個人經濟利益”。為了商業(yè)或個人利益為目的,或者在180天內復制或銷售1件著作權作品,并且零售價值達到1000美元以上,具有主觀故意的,就屬于侵犯著作權的犯罪行為。對于重犯,可處以25萬美元罰款,或10年以下監(jiān)禁,或二者并罰。
適用罪名。《德國著作權法》中設計了未經許可使用著作權罪、未經許可顯示著作權人名稱罪、不法侵害罪等罪名。1970年《日本著作權法》設計了侵權罪、侵犯已亡作者人格權罪、詐稱作者姓名罪以及擅自復制、發(fā)行外國原盤商業(yè)用唱片罪?!俄n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了侵犯著作財產權罪和非法發(fā)行罪。
處罰標準。一是單處罰金:法國對一般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罰金規(guī)定為50萬歐元,如有特殊情節(jié),最高可以處150萬歐元罰金。在韓國,如果是對計算機軟件進行侵權,可處5000萬韓元罰金,在有累犯情節(jié)的狀況下,罰金可高達7000萬韓元。二是監(jiān)禁與罰金并處。在以色列,違法人員可以被判處最高5年的監(jiān)禁或者最高200萬新謝克爾的罰金。美國的版權法規(guī)定,涉及犯罪者的刑罰最高可達10年以上監(jiān)禁以及25萬美元的罰款。
專利權立法
各國對專利權的保護法律制度,注重對犯罪行為的界定,要求區(qū)別對待不同程度的違法行為,特別規(guī)定可以適用資格刑。
行為界定。美國規(guī)定了三個方面的犯罪行為:一是未經專利權人同意,在使用或銷售商品上標注、附加或廣告宣傳,模仿專利權人的姓名、專利號等;二是試圖欺騙公眾,在未取得專利的商品上標注、附加或廣告宣傳使用“專利”字樣;三是冒充已申請的專利。
犯罪分類。在韓國,侵犯專利權包括直接侵犯和間接侵犯。直接侵犯是指專利權人以外的人沒有正當權限,將專利發(fā)明附諸實施的行為。間接侵犯有兩種,一是當專利是物品的發(fā)明時,生產、轉讓、出租及進口用于生產該物品的用具的行為。二是當專利是方法時,生產、轉讓、出租及進口其方法的用具的行為。
適用罪名。日本規(guī)定了兩個罪名。一是侵害罪,指侵害專利權或專利實施權的行為;二是欺詐行為罪,指以欺詐獲得專利、專利權的行為。韓國也規(guī)定了兩個罪名,一是虛偽標記罪;二是秘密泄漏罪,秘密泄漏罪特指專利廳職員或曾任過其職的人員泄漏或者盜用專利發(fā)明的行為。
處罰標準。德國規(guī)定,凡在法定許可的情況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使用其發(fā)明者,可對其處以1年以下監(jiān)禁或罰金,或二者并處。以色列規(guī)定,對于違法人員可以判處2年監(jiān)禁或者2萬新謝克爾的罰金。美國規(guī)定,一般違法者可罰款500美元,罰款額由國家和起訴方各得一半。對于偽造專利證書或故意傳播假冒專利證書者,可處5000美元罰款或10年以下監(jiān)禁,或者兩者并罰。
資格處罰。日本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法人而言,有很多比刑罰更為有效的制裁手段,如由行政執(zhí)法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下達“停業(yè)命令”或者課以處罰。
商標權立法
在商標權的保護法律制度方面,各國注重對犯罪行為的界定,設計了罪名和處罰標準,特別規(guī)定了對職務犯罪的處罰。
行為界定。《韓國商標法》規(guī)定的虛偽標記行為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將沒有注冊的商標或者沒有申請注冊的商標用在商品上;二是將沒有注冊的商標或者沒有申請注冊商標用在商業(yè)廣告、招牌、標簽、商品包裝或者其他商品交易文件上;三是對自己的商品使用商標時作出與其他注冊商標相同或容易混同的標識。
適用罪名。日本規(guī)定了六個罪名:侵害罪、欺詐行為罪、虛偽標記罪、偽證罪、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和處罰后再犯罪。違者最高可處5年徒刑以及500萬日元罰金。德國規(guī)定了三個罪名:非法使用他人姓名、商號或商標罪,非法使用商品的外部標識罪和對商品的虛假說明罪。英國也規(guī)定了三個罪名:假冒注冊商標罪、侵犯注冊商標罪和假冒未注冊的馳名商標罪。三個罪均為故意犯罪。
處罰標準。各國對商標法犯罪均規(guī)定了有期徒刑或者罰金刑。以色列規(guī)定,可處1年監(jiān)禁或者1500新謝克爾的罰金。韓國規(guī)定,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2000萬韓元以下罰金。德國規(guī)定,可處最高5年監(jiān)禁或180天以下的日平均工資罰金。法國規(guī)定,可處1個月起3年以下的監(jiān)禁,罰金最高為100萬法郎。美國規(guī)定,個人可處以10年以下監(jiān)禁或20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或二者并罰;對單位可處50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嚴重者可處20年以下監(jiān)禁或500萬美元以下罰款,或二者并罰;對單位嚴重者,可處150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
職務犯罪處罰。《韓國商標法》中的偽證罪規(guī)定,根據法律宣誓的證人、鑒定人或翻譯人對專利審判員作虛偽的陳述鑒定或翻譯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1000萬韓元以下的罰金。
資格處罰。在法國,法院可以對犯侵犯商標罪的人視其情況剝奪侵權行為人對商事法庭、職業(yè)工會、工商會、勞資調解委員會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