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正式發(fā)布了《ISO 14068-1 氣候變化管理-向凈零過渡-第1部分:碳中和》(ISO 14068-1:2023 Climate change management - Transition to net zero Part 1: Carbon neutrality)。
該標準為實現和證明碳中和提供了一個框架,強調優(yōu)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迄今為止,PAS 2060:2014 一直是碳中和聲明中唯一使用的國際公認標準。PAS 2060:2014將在2025年底失效,ISO 14068-1標準將取代PAS 2060:2014.
ISO 14068-1標準解讀
ISO 14068-1建立了以現有的溫室氣體量化、報告、驗證(IS014064-1、ISO14064-3、ISO 14067等ISO 14060系列)為基礎的向凈碳零過渡標準,標準定義了與碳中和相關的術語,并為實現和證明"碳中和"提供標準方法。
圖1 ISO 14068-1與其他國際標準的關系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與溫室氣體中和(GHG neutrality)的定義,在該標準中碳中和等同于IPCC定義的溫室氣體中和(GHG neutrality),使用“碳”來指代所有溫室氣體(GHG)。
標準未討論通過使用商品或服務等方式避免溫室氣體排放。
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提高溫室氣體清除率為主要目的溫室氣體項目的量化、監(jiān)測和報告也不在該標準的范圍之內。
該標準適用于組織(包括公司、地方當局和金融機構)和產品(商品或服務,包括建筑和活動)實現氣候中和使用。但不適用于區(qū)域(如地區(qū)、國家、州或城市)。
1、標準說明了碳中和與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概念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一般用于組織或產品,通過抵消實現碳中和。在該標準中,碳中和是被視為持續(xù)改進的途徑,在碳中和過程中,需要抵消的碳足跡會隨著減排及減排能力的增強而減少,因此,需要抵消的碳足跡會逐步降低。
而“凈零排放”(Net zero GHG emissions)則多適用于組織與區(qū)域(城市、園區(qū)等),凈零排放通常是被認為排放量減少到只剩下殘余排放(residual carbon emissions/footprint)后,用碳信用來抵消的情況。
所以該標準不涉及凈零排放的相關要求及建議。
2、標準建立了實踐碳中和的方法框架
圖2 碳中和實施框架
標準核心內容是建立一個全面的碳中和管理計劃,用于支持實現并保持碳中和狀態(tài),同時制定明確的減排、清除計劃
該標準強調,準確測量實體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至關重要。測量結果可作為實施有針對性的減排戰(zhàn)略的基準
在實現減排后,鼓勵各實體將重點放在清除殘余排放上。標準允許外部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如可再生能源計劃,但應逐漸將重點轉移到可驗證的永久性清除方法上
3、標準建立了碳中和管理等級制度
優(yōu)先考慮減少價值鏈中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減排),其次提高溫室氣體減排能力(增匯),最后對殘余碳足跡進行抵消(購買碳信用)。
必須是在減排增匯以后,再購買碳信用(并且還需說明為何不進一步實施減排增匯措施)
殘余碳足跡(residual carbon footprint/emissions)只能使用基于溫室氣體清除碳信用(removal credits)來抵消
減排是減少碳足跡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碳中和管理等級制度的建立避免了對昂貴的碳信用額的潛在需求
圖3 減排路徑:優(yōu)先減排,其次增匯,殘余碳足跡購買抵消
早期階段
溫室氣體排放量未減少,使用任何類型的碳信用額來抵消碳足跡,并開始實施溫室氣體減排和溫室氣體清除改進措施
后期階段
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到僅有殘余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逐漸被清除信用額度所抵消
4、標準確定了碳中和實施路徑
在碳中和框架制度下,標準確定了實現碳中和的路徑。
建立碳中和管理計劃
碳中和路徑應以被普遍接受的科學路線為基礎,例如: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際能源機構(IEA)、低碳評估轉型(ACT)、基于科學的目標倡議(SBTi)提供
包括建立日期明確最大限度減少碳足跡的短期(5-10年)和長期(至少20年)目標
圖4 碳中和實施路徑中各主要部分的關系
碳中和途徑包括減少主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增加主體邊界內的溫室氣體清除量,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減少對抵消的依賴。有些實體無法實現主體的碳足跡為零,仍將依賴碳信用進行抵消。
ISO 14068-1碳中和框架說明
1、碳中和承諾(條款6)
來自最高管理層的碳中和管理計劃(參照條款9.1)
為實施、實現和維持碳中和提供框架
與實體發(fā)展戰(zhàn)略詳相兼容的減排目標
明確碳中和范圍與邊界
建立碳中和管理團隊
碳中和管理融入企業(yè)治理與業(yè)務流程
充分考慮實施碳中和對環(huán)境及社會帶來的影響
確保實施碳中和管理所需資源
根據短期、長期目標持續(xù)改進碳中和管理計劃
2、確定碳中和主題及其邊界(條款7)
組織范圍邊界按照ISO 14064-1確定,產品按照ISO 14067確定
3、量化主題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量(條款8)
根據ISO 14064-1、ISO14067等要求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清除(碳足跡)進行識別和量化
4、開發(fā)、實施和維護碳中和管理計劃(條款9)
來自最高管理層的碳中和承諾聲明
評估碳中和管理計劃的雄心水平
主題及邊界,設置基準年和目標年
實施碳中和管理計劃、實現和維持碳中和的時間表
量化碳足跡的方法、短期、長期目標、減排增匯路徑
用于抵消的碳信用預期數量及類型
對碳中和管理計劃的持續(xù)改進,監(jiān)測和評估碳中和管理計劃的有效性指標
實施碳中和管理計劃對環(huán)境和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
5、規(guī)劃、實施和實現溫室氣體減排和增匯(條款10)
根據碳中和管理等級制度,優(yōu)先從能源消耗,減排技術應用等方面入手實現減排,其次是進行增匯
減排可以定義為溫室氣體總量的減少,也可以按照強度進行計算。按強度計算式,應證明如何長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確保實現目標
如在實施增匯期間出現增匯逆轉情況,則應計算為溫室氣體排放
6、碳足跡抵消(條款11)
必須是在減排增匯以后,再購買碳信用(并且還需說明為何不進一步實施減排增匯措施)
明確了必須使用的碳信用和碳信用方案標準
規(guī)定了殘余碳足跡(residual carbon footprint)只能使用基于溫室氣體清除碳信用(removal credits)來抵消
在減排增匯項目得到認證,碳信用額得到發(fā)放并注銷之前,不得用于碳中和聲明
7、碳中和報告要求(條款12)
每個報告期內進行公布
主題及邊界描述
碳中和管理計劃
碳中和路徑描述及目前所處階段
碳足跡描述(根據ISO 14067、ISO 14064)
碳足跡量化方法(選擇該方法理由,方法變更理由等),任何不包括在碳足跡量化中的理由
排放因子選取
減排量及減排能力提升(增匯)量描述
減排項目類型及用于抵消量
分類統(tǒng)計擁有唯一序列號的登記的碳信用額度,并承諾使用的碳信用來自本標準所規(guī)定要求的
關于如何實現并維持碳中和的說明
8、碳中和聲明要求(條款13)
碳中和聲明應根據IS014064-3或同等的驗證標準進行驗證。并確保以下信息:
與碳中和報告中信息一致
包含一個公眾可以訪問碳中和報告的鏈接
準確概括碳中和主題與邊界
說明碳中和報告周期及路徑
說明排放量、清除量、減排量、減排能力及碳足跡抵消情況
說明為實現碳中和而購買并注銷的碳信用額度及類型
避免重復計算
說明碳中和聲明的認證情況
ISO14068-1的影響
1、更加注重碳中和的長期性
在標準建立的碳中和框架中,重點強調了聲明主體的最高管理層要建立碳中和管理計劃,并實施、公開、記錄、時時評估與持續(xù)改進,確保達到預期目標。
2、更加注重實際的減碳效益
在標準建立的碳中和管理等級制度中,對溫室氣體的排放、清除及抵消的實施層次進行了說明:聲明主體首先要在其邊界范圍內開展減排行為,其次提高其減排能力,當提供無法繼續(xù)進行減排的理由時,可用清除碳信用對殘余碳排放進行抵消,包括:造林碳匯、土壤碳匯、生物能CCUS、直接空氣CCUS等。
3、更加提高了碳中和的可信度
遵循ISO 14068-1意味著聲明主體將能夠證明其碳中和主張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實際行動為基礎的,并且包括了消除所有可能的溫室氣體排放的明確途徑,因此不會僅僅依賴于購買碳信用額度。這避免也阻止了“洗綠”風險,大大提高了碳中和聲明的可信度。按照該標準,目前很多通過購買各類項目碳信用額度作為碳抵消達到碳中和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是作為“向凈零過渡”系列標準的第一部分發(fā)布的。如果后續(xù)能將其他框架(如SBTi凈零標準等)編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體系,從而提供外部保證,那將更加有利于向碳中和邁進。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