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张秋歌 范明 宁晓志 刘劲 王伍福 卢奇 陶玉玲 傅浤鸣 侯勇 祝新运
导演:安澜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85年10月22日下午3时左右,南京军区现任和前任领导,都匆匆赶往军区总院。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星上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世友将军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在弥留的最后一刻,将军的神思飞进了那血雨腥风的岁月。 年轻的许世友凭着自己高超的武功,逃脱了李静轩反动民团对农民协会血腥镇压的 虎口,被迫从戎,在军阀吴佩孚的军队混口饭吃。在队伍里,他结识了共产党员胡德奎。在反动军阀的大清洗中,从枪口下救出了胡德奎,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冒死回到老家看望自己的老母亲。李静轩反动民团正在疯狂地迫害他的一家,许母一家相依为命备受煎熬。许世友丢下了母亲、妻子、儿子率领农民杀出重围,参加了刚刚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 许世友一到部队,赶上了围攻段家畈李静轩的反动民团。李静轩气焰嚣张,部队进攻受阻,许世友按捺不住内心强烈的复仇心理。团长王树声一声令下,他手举大刀,冲进了段家畈,刀劈了李静轩。战斗中胡德奎身负重伤,等他从民团手中搜回药来,胡德奎已经牺牲。许世友悲痛欲绝,归罪于卫生员李海东,被王树声关了禁闭。 许世友接替胡德奎担任了排长,李海东也被分配到他们排任副排长,他拒不接受,鲁莽行事,被下了枪。正赶上部队要进攻花园镇,已经离队的许世友与部队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急行军。他的倔犟和任性,王树声也无可奈何。在捣毁花园镇的战斗中,李海东牺牲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许世友大显神威又建奇功。 许家洼,反动民团疯狂地报复。许母为了保全许家后代,违心地逼许妻朱锡明改嫁。 张国焘进入苏区,许世友的奇特引起了他的关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鄂豫皖苏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攻黄安、打潢光,克新集,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许世友在这些战役中也屡屡立功,步步升迁。然而,张国焘开始全面肃反,红色恐怖葬送了这些革命成果,仗越打越糟糕。许世友亲自招来的文书李全有只因给地主算过几回帐,保卫局要抓去审查。许世友与搜查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他看到大批的军政干部被杀,连徐向前的夫人都被捕时,他迷惘了。情绪极端之坏,酒越喝越多,也不允许部下议论纷纷。 在军政干部会上,因为不许带枪,许世友与保卫人员剑拔弩张,险些酿出一场祸殃。 苏区越来越小,国民党大规模的围攻越来越紧,战斗也越来越残酷。红四方面军在去留决策上发生了激烈的交锋。许世友的三十四团浴血奋战,紧急中许世友果断地使用看押的审干队。枪林弹雨之下,审干队全部牺牲和李全有的遇难,许世友悲愤满怀。 红四方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苏区突围。部队向川陕转移中,全军被国民党军围堵在漫川关,弹尽粮绝、人困马乏。许世友接受了突击队的任务,他杀了自己的战马,身先士卒,勇猛拼杀,投入了一连串空前激烈的苦战,突破了敌人三十万大军铁壁合围,为全军打开了通路。 1933年川陕苏区挫败敌人“三路围攻”后,许世友任第九军副军长兼第25师师长。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境立住了足。激发了许世友的豪性,在和川陕游击队的会合中,许世友把王维舟灌得烂醉。校场比武的擂台上,许世友漂亮潇洒的招式制服了刺客,机智地保卫了苏区领导。 敌人的“六路围攻”开始了,他指挥三个团参加著名的万源保卫战,坚守大面山。许世友严厉地撒了团长张万林的职,摔了他送来的两瓶酒。战斗到白刃化,部队几乎顶不住了,他坚持“你顶,就顶着了”,八角帽往下一拉,高举一把红缨大刀,亲自带领敢死队反击,和敌人由军官组成的敢死队较上了劲。大刀在他手上神出鬼没,舞起来真到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境界,就像飞花摘叶,战场上敌人人头纷纷落地。在这次规模最长,也最为激烈的防御中,许世友打出了威风。团长张万林和众多将士血洒疆场,许世友感到深深地内疚。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发动了西渡嘉陵江的战役。与中央红军会合。与此同时,张国焘统治下的红色恐怖、人人自危的严酷政治斗争的阴影还笼罩着部队上下,许世友与曾中生神秘地会面。 战役胜利的喜悦,许世友接受了战友们的安排,相中了红军女战士李明珍,并相爱结了婚。新婚仪式上,他先拜娘,令人哗然。第一天,他迟到了,自罚扛炮。在这期间的恩爱生活中,他也从不允许妻子介入他的政治生活。 长征中,张国焘自恃人多势众,与中央发生重大分歧,搞分裂主义。茫然中的许世友闻知曾中生被害,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强忍悲痛接受任了骑兵军师长的任命。由于部队新组建,军纪较为混乱,为了整顿军纪,他用驳壳枪甩手一枪,子弹打飞了排头兵的帽子,他自己的乡友和老部下为之愕然。部队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次过草地,他指挥骑兵部队担任前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筹粮筹款,沿途进行频繁的战斗。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许世友进了陕北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他受到牵连,经历了人生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差点丢了脑袋。因为反张国焘路线的一些过火言语和过激行为,使许世友陷于极度的苦闷之中,尤其是西路军失败以后,他对反张国焘的认识基本上动摇了,自己跳了出来,酿成一个大事件。他联络了一些原红四方面军的旧部,准备逃回川陕根据地打游击,以此来证明自己革命的决心。这就是著名的“拖枪逃跑事件”。东窗事发,他们被逮捕了,准备接受最严厉的制裁。这时与毛主席演了一场不打不相识的悲喜剧。同时他最心爱的人,剪烂了给他新织的毛衣,递给他一封绝交信,许世友心灰意凉、悲痛万分。生死关头,毛泽东要见他,他竟敢提出要带枪见毛泽东。毛泽东不仅允许把枪还给他,还亲自帮他压上子弹。毛泽东主席的真诚和坦荡,使他心悦诚服,热泪盈眶。从此,他忠心耿耿地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 随后,他开赴抗日前线,任三八六旅副旅长,与陈赓一道,在香河崮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歼灭日本鬼子一个加强中队。 紧接着受中央委派,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临行前,许世友断然拒绝了与李明珍的爱情。从警卫员手中要回了自己的小酒壶,把警卫员留下,踏上了征程。 许世友到了胶东根据地后,形势极为严峻,部队几乎无立足之地。在就职演说上,许世友响当当地说,“我来胶东是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一口气吼出七个“打”字,要打出山东新局面。披坚执锐、说打就打。十六团打旺远,他亲自坐镇,但只说了三句话,看了一夜“三国”;打灵山,他事无巨细,把聂凤智从病床上拉下来,指挥作战。他率领军民与日、伪、顽在渤海之滨和清河两岸开了激烈的斗争,把胶东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各式各样的伪司令一扫而光,根据地的地盘越打越大,打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打下汉奸赵保原的老巢万第之后,在军民庆胜利的祝捷声中,在副司令吴克华和后勤部长高大山的张罗下,他和农家姑娘田普相识,“就是她吧!”一锤定音,举行了简单而又别致的婚礼。 解放战争中,他任九纵司令,率部保卫胶东,转战齐鲁大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又升任山东兵团司令,使胶东成为稳固的根据地后方。 济南战役开始了,离总攻还有五天,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之时,脑海里不止一次浮现出前线那个不是和尚的“许和尚”,毛泽东亲自点了他的将。许世友犹如猛虎出山,急风急火地赶到前线。 在战役中,面对这个城防坚固的庞然大物,许世友提出“牛刀子战术”要抓住敌人的要害部位,集中兵力火力,杀出一条血路,像一把铎利的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经过几天的激战,双方形成僵局,战斗到了白热化,许世友果断地支持聂凤智坚持最后一瞬间,决定一鼓作气继续攻击。九纵首长登上城楼。彻底歼灭守军11万,活捉王耀武,攻占了济南府。这是许世友军事生涯中一篇最为得意的杰作。 在以后的历史重大转折关头,许世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实现了他“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为老母亲看坟”的诺言。写下了辉煌的革命人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该剧将撷取许世友将军革命生涯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象串珍珠一样从一个个侧面缀出将军轰轰烈烈的瑰丽人生。把许世友这个本身就具有独特经历、特殊性格的传奇将军活脱脱地展示在荧屏上。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王伍福 姚居德 刘劲 唐国强 郭连文 郑强 宋佳伦 祝新运 张再新 卢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8月10日,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将播出25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该剧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点影视剧,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山西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 电视连续剧《八路军》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浴血抗战的全过程,着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该剧从整体上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抗日战争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生动、形象、清晰地展示出来;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什么要奋起进行抗争、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脊梁! 《八路军》所涵盖的重要历史事件之广阔,所阐发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理论之高度,其抗日敌后游击战术之运用,其众多层面抗日将领形象之塑造,其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结合,其战争场面恢宏壮烈之描写,其抗日激情与英雄气概之表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影视作品中《八路军》是一部最为全面、最有份量、最具史诗意义的一部力作,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认知价值和十分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八路军》在叙事结构中,虚构的五位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以及“五颗算盘珠子”的故事,设计别致、寓意深长;“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特别是国民党将领卫立煌与八路军独特关系的表现,很有新意、把握得很好。这些人物设计和故事的编织,极大增添了该剧的故事性和可视性。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场面宏大、历史跨度大。主创人员均由《长征》、《延安颂》剧组骨干担纲。总编剧王朝柱,编剧为孟冰、王元平,导演宋业民、董亚春,主要演员阵容为:唐国强饰演毛泽东、王伍福饰演朱德、刘劲饰演周恩来、郭连文饰演刘少奇、卢奇饰演邓小平、姚居德饰演彭德怀、祝新运饰演任弼时、张再新饰演刘伯承、孙继堂饰演罗荣桓、黄港饰演贺龙、赵凯饰演聂荣臻、宋凯饰演左权、王利民饰演徐向前、郑强饰演张闻天、马鸣饰演王稼祥,等。 从2004年2月开始,《八路军》剧本开始筹备,2004年8月剧本通过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的审查。剧本审查通过后,即开始建组筹备拍摄工作。2004年10月26日在北京开机,剧组分两个组同时拍摄,转战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湖北五省市,历时五个月,2005年3月20日封镜,进入后期制作。由于整个拍摄工作跨冬季进行,条件十分艰苦,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克服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如第一阶段的摄制地是位于河北怀来的卧牛山和天漠,地处风口,天寒地冻。《八路军》剧组不畏气候恶劣和环境艰苦,修建战壕,搭建碉堡,冒着凛冽的西北风,白天拍摄日景戏,晚上赶制外景戏,每天摄制时间平均达到14个小时,很多工作人员眼熬红了,手冻肿了,有的工作人员发高烧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全体剧组人员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要以“太行精神”拍摄好电视连续剧《八路军》,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献礼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林永健 齐欢 王霙 郭伟华 卢奇 墨阳 杨紫嫣 刘劲 王伍福 任晗
导演:周友朝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电视剧《聂荣臻》根据聂荣臻之女聂力所撰写的《山高水长—我的父亲聂荣臻》改编创作而成,全剧从聂荣臻同志在法国留学的青春岁月写起,讲述了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等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亲身经历,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同时,将一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聂荣臻展现给观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马晓伟 唐国强 刘劲 玛丽咏 刘琳 弗朗索瓦 牟云 宋晓英 夏天 黄薇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29年,胸怀音乐救国大志的冼星海告别了故乡和亲人,踏上了巴黎求学之旅。在异国他乡,他饱尝了屈辱与磨难;也享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甜蜜;更收获了音乐的硕果。 当日寇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时,冼星海毅然离别了热恋中的巴黎女友。回到了祖国,他用满腔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激昂的音乐去唤醒民众,鼓舞人民的斗志。 在延安,冼星海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 冼星海逝世之后,毛泽东同志于悲痛之中亲笔写下挽词:“向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主演:张嘉益 刘涛 李泽锋 乔振宇 冯绍峰 唐国强 刘劲 卢奇 贺刚
导演:高希希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49年5月27日,在党中央领导下,艰难的“上海战役”宣告结束,上海解放。根据党中央决定,由陈毅市长带领曾山、潘汉年等党政军领导,以及丹阳整训的数千干部,对上海予以全面接管,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经济特大城市的征程。在中央对战事、外交、经济、金融等各条战线的战略指导下,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运行中,陈毅等上海市领导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错综复杂、物资匮乏的艰难局面中奋力前行。他们奔赴一线抵御台风灾害,以铁腕钢拳粉碎金融投机,大胆改良生产经营方式、运筹帷幄打赢“粮棉之战”,解决“大轰炸”险情,化解“四月危机”,为上海防空建设抢修机场等,最终完成党中央交予的“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大城市管理重任。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马晓伟 饰)撕毁停战协定,在中原地区围剿我军李先念(徐平 饰)部,内战全面爆发。战争开始一年内,我军基本处于战略防御,在毛主席(唐国强 饰)战略决策下,粉碎了蒋军对我山东根据地与陕北延安的重点进攻。从1948年到1949年,先后进行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蒋介石于1949年初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要求国共举行和谈,4月21日,和谈破裂,毛泽东、朱德(王伍福 饰)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发起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统治了二十二年的历史宣告结束。1949年9月,新政协在北京成立,新中国即将诞生……
备注:已完结
类型:国产剧
导演:毛卫宁
语言:其它
年代:未知
简介:《英雄无名》首次揭秘了我党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战略情报家阎宝航同志鲜为人知的事迹。 张学良的高级幕僚和挚友,曾经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新生活运动”的副总干事,阎宝航官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少将。然而,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军统局长戴笠和中统局长徐恩增的朋友,却是由周恩来亲自介绍入党发展的“红色大间谍”。周恩来交给阎宝航的任务,是利用自己在国民党高层的职位和人脉关系,暗中为延安和共产国际收集国际战略情报。 1941年的重庆,是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中心。也正是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战时中国临时首都,阎宝航利用自己的关系,周旋于国民党政府核心和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外交圈子,以高超的技巧和过人的胆识,领导自己的情报小组开始了一场表面似乎波澜不兴,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 “皖南事变”爆发,为了配合党中央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和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阎宝航暗地里周旋于国民政府外交部,为美国政府特使和周恩来会见创造了条件,从而为中共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做出了贡献。而在此时,阎宝航情报小组的电台却进入了军统的监测范围。军统局长戴笠命令军统少将特派员谭文强负责调查电台信号。谭文强展开调查后,很快就锁定阎宝航,认为他与电台之间存在联系,遂将阎宝航作为了自己的头号对手,试图通过电台侦破将阎宝航小组一举摧毁。 阎宝航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亲自接见了国民党驻德国大使馆武官桂永清,而且桂永清和两名德国情报官员随后秘密回到了重庆。综合多方面的情报和自己的分析,阎宝航认定桂永清给蒋介石带回了极为重要的绝密情报。在得到红岩村的指令后,阎宝航一边对付军统特务和卫戍司令部宪兵对自己的监视和调查,一边针对桂永清回国开始寻找情报获取的突破口。为了转移军统的视线,阎宝航将自己所获得的日本间谍何康的线索同时透露给戴笠和徐恩增,在军统和中统之间形成互不相让的“狗咬狗”局面。与此同时,他机敏地同德国驻华使馆武官拉上关系,进一步得知纳粹德国将在夏天有重大军事动向。终于,在一次规格极高的酒宴上,阎宝航从国民党高层探听到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德国纳粹决定在6月20日左右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也就是属于纳粹统帅部最高机密的所谓“巴巴罗萨计划”。阎宝航惊险地摆脱了军统特务对自己的跟踪,让情报小组的两个秘密电台同时发报,将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战略情报告知了延安和苏联驻华使馆。苏联红军在得到阎宝航情报之后,采取了及时的应急措施,才使得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未能完全奏效。而因为及时提供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专门给中共发报表示感谢…… 由于“巴巴罗萨计划”的泄漏,表面与阎宝航打得火热、暗中却一直怀疑他身份的戴笠下决心要找到证据置阎宝航于死地。他指派负责阎宝航专案的谭文强针对那次酒宴和阎宝航前后的活动,对阎宝航进行暗中调查,并派特务打入阎宝航家,对之进行秘密监视。在此过程中,与阎宝航小组有关联的中共地下组织人员突然被军统抓捕,其中一人叛变,阎宝航小组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仔细分析局势之后,阎宝航拒绝了周恩来让其撤离重庆的指示,决定与特务机关周旋,冒险继续留在重庆搜集情报。1941年底,在红岩村的指示下,阎宝航把军统刚刚成立的特种技术研究室作为目标,通过政治手段将特种技术研究室的头目拉入自己的圈子,并通过此人获得了另一个极为重大的战略情报:日军航空部队在三本五十六大将的指挥下,将于12月初针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发动突然袭击。与此同时,军统少将谭文强对阎宝航的调查也逐渐深入,几乎就要获得有关阎宝航的关键证据,将他和他的小组一网打尽。阎宝航再次利用自己跟国民党高层的关系,营救了被捕的同志,粉碎了戴笠的阴谋和谭文强针对自己的暗杀计划,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情报报告了延安。 1945年,纳粹投降,欧战结束,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重心转移到东方。苏联方面电告中共,希望获得有关日军关东军的情报。阎宝航在接受这个重要任务之后,动用自己在美军和军统、政府中的关系,终于了解到军令部三厅有一批极为详细的日本关东军布防情报。他通过自己和宋美龄的关系,得到了政治部部长陈诚的授权,再利用自己和军统以及三厅领导共同的东北背景,以研究东北情况为名接近了这批情报。然而,几年前调查失败之后一直耿耿于怀的谭文强却在此时又发现了阎宝航的活动,并针对他开始了新一轮的铤而走险。就在阎宝航将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拿到手的同时,谭文强的枪口也对准了他。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潜伏在军统暗中保护阎宝航的我地下情报人员将谭文强击毙,阎宝航终于脱身,将这份情报交付党中央。而为了掩护阎宝航,我地下情报人员壮烈牺牲。由于阎宝航获得的关东军布防的详细情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打败了日本关东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阎宝航获得三大战略情报,使其成为中共情报史上的一座辉煌的丰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在1995年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正式表彰。而这位“红色大间谍”的身份和功绩,也才在半个世纪之后为人所知……